設在進水口前,用于攔阻水流挾帶的水草、漂木等雜物(一般稱污物)的框柵式結構。攔污柵由邊框、橫隔板和柵條構成,支承在混凝土墩墻上,一般用鋼材制造。柵條間距視污物大小、多少和運用要求而定。水電站用的柵條間距取決于水輪機型號及尺寸,以保證通過攔污柵的污物不會卡在水輪機過流部件中為準。泄水隧洞和泄水孔一般不設攔污柵,如洞徑或孔徑不大,而沉木較多需要設置時,柵條間距宜加大。攔污柵所受荷載,除自重外,主要是污物堵塞后,在柵前后由于水位差形成的水荷載,一般按 2~4m水頭考慮。攔污柵的柵面尺寸決定于過柵流量和允許過柵流速。為減少水頭損失和便于清污,一般要求過柵流速不大于1.0m/s左右。攔污柵可以做成固定的或能夠起吊的。
攔污柵在平面上可以布置成直線形或呈半圓的折線形,在立面上可以是直立的或傾斜的,依水流挾帶污物的性質、多少、運用要求和清污方式決定。水頭較高的壩后式水電站的進水口常用直立半圓形;進水閘、水工隧洞、輸水管道多用直線形。
深式進水口的攔污柵高度與水庫水位和清污方式有關。對于不需要經常清污的,其頂部高程可略高于防洪限制水位(見水庫特征值);需要經常清污的,則應高于需要清污的最高水位。高度較大的攔污柵,可做成幾節,每節的尺寸可根據起吊能力確定。
在寒冷地區的冬季,需要對攔污柵采取防凍措施。常用的方法有:①將低壓(50V)電流通到攔污柵,利用金屬結構本身的電阻發熱來防凍,此法簡便,但耗電量大;②在柵前水面下,利用壓縮空氣將水庫下層溫度較高的水體帶到水面,維持攔污柵前后一段范圍內不結冰,此法多用于大型水庫。
污物清理可用人工或清污機。人工清污適用深度較淺,一般不超過5m。當攔污柵位于水下較深時,多用清污機清污;必要時也可設置兩道攔污柵,需要清污時,先將備用攔污柵放入檢修門槽內,而后將工作攔污柵吊出進行清理。